歡迎來到德晟生化科技有限公司!
德晟新聞資訊
常見問題
影響谷氨酸脫氫酶的因素有哪些?
谷氨酸脫氫酶(簡寫GDH)是生物體代謝途徑中一種重要的酶類。該酶廣泛存在于各種高等植物、生物及動物體內,它在生物體內氮、碳代謝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為更好地研究谷氨酸脫氫酶的性質和促進該酶的應用,我們先要了解對谷氨酸脫氫酶的各項指標。
- 谷氨酸脫氫酶PH穩定性的測定
將一定量的谷氨酸脫氫酶稀釋至PH4~12的緩沖液中,25℃條件下放置20H。其中,PH4~6為醋酸緩沖液,PH6~8范圍為磷酸鹽緩沖體系;PH8~10為Tris-CL緩沖體系,PH10~12為甘氨酸緩沖體系。然后37℃條件下測定殘存谷氨酸脫氫酶的活力。實驗表明該種谷氨酸脫氫酶具有PH作用范圍廣的優點,在PH5~10范圍內穩定性較好,酶殘存活力在90%以上。
- 谷氨酸脫氫酶最適反應溫度的測定
溫度是影響酶作用的重要因素。酶反應的速度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。通常溫度每增加10℃,酶反應速度增加1~2倍。在一定條件下,每種酶都有一個最適宜的作用溫度。在最適溫度下酶的活力最高,作用效果最好。為了測定谷氨酸脫氫酶的活力,取一定量的谷氨酸脫氫酶稀釋至PH為8.3的0.1mol/L的Tris-CL緩沖液中,然后在紫外分光光度計上將反應溫度分別調整至30℃、35℃、40℃、45℃、50℃、55℃條件,試劑保溫1min,然后加入稀釋好的谷氨酸脫氫酶測定活力。實驗表明該種谷氨酸脫氫酶的最適反應溫度是45℃。
- 谷氨酸脫氫酶最適PH的測定
酶在一定的較狹的PH值范圍內表現出最高活力,這個PH值就是酶作用的最適PH值。高于或低于這一PH值,酶的穩定性下降,活性受到影響。為了測定谷氨酸脫氫酶的最適PH,配制如下種類緩沖液:PH范圍為6~7.5的0.1M磷酸鉀緩沖液;PH范圍為6~7.5的0.1M Tris-HCL緩沖液;PH范圍為8.5~10.5的0.1M甘氨酸緩沖液。以上3種緩沖液中含有0.1mol/L的氯化銨、0.01mol/L的α一酮戊二酸和7.5mol/L的NADH。取一定量的谷氨酸脫氫酶稀釋至PH為8.3的.01mol/L的Tris-CL緩沖液中。然后37℃條件下測定谷氨酸脫氫酶在不同PH條件下的活力。實驗結果表明谷氨酸脫氫酶最適PH值是7.5。
- 谷氨酸脫氫酶Km值的測定
米氏常數(Km)是酶的特征性常數,Km只與酶的種類、反應體系的PH和反應溫度有關系,而與酶的濃度和底物的濃度無關。酶的米氏常數越大,說明需要的底物濃度越高,所以酶的Km數值是反應酶性質優略的重要指標。
德晟研發生產的谷氨酸脫氫酶適用于診斷試劑盒內,而診斷試劑原料用酶屬于酶制劑行業的一個小分支,與工業用酶不同,生化診斷試劑用原料酶理化性質要求較高。一種好的診斷試劑原料酶應當具有條件是熱穩定性好、PH穩定范圍寬,Km數值較低。